镜头里的乡村变迁:近距离感受中国发展加速度-中国新闻网—贵州新闻
镜头里的乡村变迁:近距离感觉中国发展加速度
公布时间:
2020-09-29 09:13:56稿件来源:
中国新闻网
图为大展现场参观者在观展。 瞿宏伦 摄
中新网贵州定远9月28日电 题:镜头里的乡村变迁:近距离感觉中国发展加速度
作者 周燕玲 刘鹏
在贵州省镇远古镇一栋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木房里,屋檐下挂着两幅照片,一张是悬崖之上的村庄,周围山峦叠嶂;另一张照片里蜿蜒曲折的通组公路像一条缎带盘据于群山峻岭之中,图片下方标明:“通往城里的‘天路’终于讲和了”。
28日,在此间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、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的多彩贵州·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(以下简称,大展)上,几百幅展示中国扶贫攻坚及乡村发展变化的图片,让观展者近距离感觉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速度。
“在我的镜头里,中国农村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两幅图片拍摄者焦波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,作为纪录片拍摄者如果不拿起摄像机记录下来,那就是失职。
两幅图片拍摄地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石朝乡大漆村。2016年焦波带着摄制团队入驻该村,一待就是300多天,2018年4月,体现大漆村扶贫攻坚进程的纪录片《出山记》上映。在本届大展上,《出山记》背后的故事原始展出。
记者了解到,2016年大漆村共有贫困户435户1803人,几乎占到了全村人口的一半。近年来,大漆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,家家户户全线通车连户路,香榧种植产业及养殖产业发展壮大,当地人均年收入由2013年的不到4000元(人民币,下同)提高到8000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约153万元。

图为摄影师分享创作历程。 瞿宏伦 摄
从1974年起拍摄《俺爹俺娘》到《乡村里的中国》,再到贵州拍摄《出山记》《入城记》,焦波一直把镜头对准中国乡村,并在5年时间里拍了8部脱贫攻坚纪录片。在焦波显然,乡村是中国的根和衣食父母,而中国脱贫攻坚是一件最出色的工程,必须记录下来让后人看到。
此次“脱贫”主题展还展出了近百张记录“道别”贫困的照片,其中就有一组《乌蒙山搬迁记》。乌蒙山片区是集革命老区、民族聚集地、贫困山区于一体的区域,也是摄影师尹永宏的家乡,正是对家乡的热衷和作为一个摄影人的担当,让他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真实的面貌。
“山的那边没有了故乡。”尹永宏说道,这是他在拍摄《乌蒙山迁往记》主题摄影时感触最深的话语。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”,乌蒙山区地理、气候、交通等方面严重制约了当地发展,迁往成为唯一走出大山的途径。
此次大展上,尹永宏20余幅摄影作品系统展出和记录了当地为何要搬,怎么搬到,搬出来后的生活场景。作为中国扶贫攻坚主战场,贵州于2015年12月率先在中国启动易地扶贫迁往工作,目前已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贫困地区迁往工作,迁往数量上相当于冰岛全国总人口的5倍多。
尹永宏说,这场“大迁徙”也是中国扶贫攻坚重要效益之一,作为摄影人,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,更应当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中国的发展速度。(完)
特荐文章

点击排行
- 安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第十二期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公告
- 安顺市经开区新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搬迁启用-中国新闻网—贵州新闻
- 推动高血压诊疗技术全面提升!六盘水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防治骨干培训会召开
- 第六届六盘水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拉开序幕
- 安顺市政府通报张某钢“房屋被拆迁”有关情况
- 六盘水市公安机关“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”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召开
- 贵州省安顺市2020-08-0822:01发布暴雨黄色预警_2020年08月08日_天气预警_天气网
- 安顺市政府经济运行分析部署视频会议召开:以问题为导向以作风为保障全面推动经济质量发展
- 安顺市任免一批干部,包括多位副局长、主任
- 我们是认真的!毕节地区到曼谷COD-邻派
头条文章
热点推荐
疾病病例